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27节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2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经过几番打算,徐芷还是决定把家里交给六伯家照看,一方面是六伯一家人都熟悉,另一方面是交给他们不怕村民不买账。以后六伯家只需要雇人干活就可以,生意的收益徐老板会给他们一部分用来发放工钱,他们的收入也在里面。另外剩下的收益徐老板就可以直接在京城交给徐芷。

还有就是徐芷还要带几个熟手去京城,不过这个先不忙,他们到京城安排好了再捎信回来就是,。不过人选必须先确定一下,尽量不找家里孩子多的,路途远孩子多了不方便。

家里的事情安排好了,店里的事情也要安排,沈启木在店里两年了,一直很懂事也能干,徐芷打算以后店里交给他。

沈向东沈向南几人都是要跟着去京城的,因为徐芷想到京城再开几个店,不光小吃,糕点也可以做一些,京城富贵,赚的钱会比现在多。

虽然沈六郎有俸禄,但是君臣之间的感情实在是太脆弱了,徐芷可不打算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要知道多少名将都含冤而死,她相信沈六郎的人品,但是不相信皇帝的人品。万一皇帝一个不高兴,不说杀人就算抄家他们也经不起,要早做打算留些后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好应对。

还有就是要留出一部分钱买马车,家里人多东西也不少,真的还挺麻烦。

去年一年生意不错,再加上各种合作,就算添置了不少东西,沈家剩下的银钱也不少,可以说,比不上南河镇几家特别富裕的,也能算是中等以上。

有了钱也要回馈邻里,一年来有什么活基本上都在村里招人,一般都找老实为人好的。可以说沈家村里只要肯吃苦的人家,家里都有小有资产了。

另外徐芷出资修了祠堂,也算是对生意初期族人支持的报答,族长一脉十分庆幸当时没给沈家使绊子。

其他事情徐芷也想不到了,那天沈六郎无意提起了修路的事,徐芷一想修路确实不错,而且除了砖钱也花不了多少,就出资给村里修了路,沈家只出砖,人工村里自己找。

自那以后村民们提起沈家就竖大拇指,虽然主道是官道到沈家村口,但是离他们家也不远呀,四舍五入就是出门就是砖道了。有了这条路,村里嫁娶都比别家容易。

所有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本以为过几天就能出发,谁知道发生了一件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海棠出了天花。

天花在现代已经被攻破,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可怕,但是在这个时代,天花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

最开始没人发现海棠的异常,家里的孩子基本上是徐芷带着明椿茉莉,于氏和静婶带着明杉海棠。不过明杉还海棠大了,白天经常跟着迎春跑出去玩。

最近几天几人不出去了,徐芷问了一次,迎春说是小伙伴好多生病了,徐芷以为小孩年龄小,风寒发烧在所难免,就没在意,直到海棠说不舒服,徐芷看了下才发现事情好像不对劲。

徐芷摸了摸海棠的额头比较热,而且身上起了丘疹,就怀疑是不是出痘了,找来大夫看过才知道不是水痘,是天花!

天花这种病小孩发病率很高,一般是冬春季节大发病,这次海棠突然染上了天花,徐芷觉得应该是和外面玩有关,而且村里出来玩的小孩突然少了,恐怕也是这个原因。

沈六郎出去打听了一下,果然村里发烧的小孩有好几个,一听可能是染了天花都不相信,虽然一直听说天花的可怕,但是村里人这几年还真没发生过。

再不相信,请了大夫过来确诊了也没话说,只是什么病知道了,治不治是个难题。

这个年代一旦染上天花,有些父母宁愿把孩子扔了,怕传给其他孩子。

沈家村但是没发生这样的事,可能是家里条件好点了不舍得,也可能是没经历过它的可怕所以无畏,家里有孩子生病的更多是让孩子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然后考虑抓药的问题。

镇上的大夫也是医者父母心,都没要高价,一百二十文一副药,分两次煎服,第一次三碗水煎成一碗,第二次两碗水煎成一碗,一天一副。

只是天花不是吃药就能好的,还要家里注意,这方面大夫也交代了,只是大多数人家还做的不好。

实际上天花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天花引发的并发症,徐芷让沈六郎去买了大批的烈酒,简单蒸馏后用来消毒,又买来了生石灰撒在屋子前后。

另外也交代村里其他人这样做,酒精消毒没几个人家舍得,撒石灰倒是挺多人家愿意的,也是沈家两年来在村里的声望上升了不少,说话分量比以前重多了。

自家注意点不传出去,村里其他人家没大事,只是那几户家里有病人的,徐芷挨家过去说明白,病人用的东西一定用沸水煮过,接触过病人以后一定要用洗手,然后用酒精消毒,如果孩子发烧先用烈酒往身上抹,特别是腋下,然后抓紧时间去找大夫。

沈家也是一团乱,孩子多还不知道其他孩子是不是在潜伏期,徐芷抓了药哄着几个孩子喝下去,把明椿和茉莉交给沈六郎,一心照顾海棠。

海棠在家里的存在感一直不是很强,没有眀杉明椿调皮,也没有茉莉粘人,一直很安静,所以即使徐芷不是故意的,也会经常忽略这个孩子。

这次生病让海棠变得有些爱撒娇了,有时候难受也会对徐芷说了。

只是徐芷也没有好的办法,有些后悔以前没在网上多找点预防各种疾病的方法,脑子里多点东西,现在海棠就可能没这么难受。

只能白天黑夜的守着,夜里有点不对劲就会惊醒。再一次在梦中听见海棠喊头疼,徐芷被惊醒了,醒来发现海棠还在睡,摸了摸额头,很烫。

慌忙点燃蜡烛,把兑好的酒精拿出来,解开海棠的衣服往她身上抹。

突然有敲窗户的声音,小心翼翼的,徐芷走过去,外面是沈六郎,问怎么了。

“海棠又发热了,我先给抹抹酒精。”徐芷回。

“那我去煎副药。”沈六郎说,听见徐芷回了才走开。

徐芷听见沈六郎走了,又往海棠腋下抹了抹,这才给她穿好衣服。

沈六郎把药端来,徐芷隔着门接过药,没让他进屋,让他赶快回去。又等了一会,药凉的差不多了才把海棠喊起来喝药。海棠也听话,知道药好,就算苦也乖乖的喝下去了。

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月海棠才完全好了,中间夜里徐芷醒了无数次,瘦了一大圈。不过每次徐芷醒了以后,过会就能听见沈六郎在外面敲窗户的声音。

等再次收拾完准备上京的时候,已经快到端午节了。

这时候端午节还是比较隆重的节日,又叫五月节、女儿节等,赛龙舟吃粽子是最常见的习俗,还有带长命缕,戴香包,插艾叶,喝雄黄酒等活动。

香包的含义特殊,徐芷想着两人相识以来还没有送过礼物,就在莲花绣香包的时候裁剪了两个。徐芷也会点刺绣,只是成品不如人意,太复杂的图案不考虑了,不过可以绣个字,这样难度不大,还有特殊意义。

香包不大,哪怕徐芷手艺生疏,一下午也把两个做完了,因为里面没有东西,就先一起放床头了,没想到第二天发现少了一个。

徐芷拿着剩下的这个哭笑不得,昨天绣了两个,颜色款式全都一样,只有右下角的字不一样,一个是“贵”一个是“芷”,现在是带“芷”字的那个香包没了,谁拿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除了莲花荷花,也就沈启贵能随便进她屋了,她觉得两人现在的关系虽然没到夫妻的程度也算是恋人阶级,就没有禁止过沈六郎进她屋,没想到他会进来偷偷拿东西出去。

只是沈六郎拿的那个是留给自己用的,装好香料以后去找他换,没想到沈六郎不换,说就要那个。

不明白沈三岁在搞什么,徐芷没跟他计较,就用剩下的这个了,反正也不是别人的名字。只是一直没见沈六郎带过。

搞不明白也没问,徐芷去准备粽子,现在常见的粽子是肉粽和蜜枣粽,徐芷又加了两种,一种是蛋黄粽,一种是黑米粽。

黑米价格比白米贵许多,但味道好吃,营养更丰盛,家里买过,还有一些。

蛋黄粽用的蛋黄是鸡蛋,家里没有鸭子当然没有鸭蛋,倒是咸鸡蛋腌了不少,煮熟了把蛋黄拿出来包粽子,蛋清留着烧粥喝。

肉粽用的是五花肉,提前一会腌制好。

端四包好粽子,端午当天一早开始煮,这些不用徐芷操心,等他们睡醒觉都已经煮好了。

端午过后就要出发了,这次真的是一波三折。

这边沈家安排的风风火火,另一边皇帝收到爱将送来的消息高兴了,等了许久,好友终于要来帮忙了。

当初他收到沈六郎的信都快被气笑了,谁家将军这么没担当,丢下一堆烂摊子给他自己就回去找媳妇去了,不过皇帝心疼好友失忆多年,好不容易记起来了可不得快点回去吗,也就没追究什么罪名。

皇帝想忽略可是有人不同意,第二天沈六郎就被弹劾了,当初皇帝往镇南将军身边安插人就有人不同意,现在皇帝安排的人跑了,此时不弹更待何时。

好友兼下属被弹劾,皇帝很生气,而且消息还不是从镇南军营透漏出来的,因为奏折到了他才弹劾,一看就是京城这边出了漏洞。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当今皇帝是个讲道理的皇帝,也不像先帝那样残暴爱折腾,所以没有百万那么严重,不过京城各处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把各位不老实王爷的爪牙,该抓的抓该砍的砍。谁也没想到一次在平常不过的弹劾,就引发了这么一场灾难,如果早知道,谁也不会闲着没事去弹劾沈六郎呀。

皇帝真的很生气,气的不是弹劾沈六郎这件事,而是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前方战士都在抛洒热血为国拼搏,而后方这样官员只顾党派之争,排除异己,这样一群人真能帮他把这个国家管理好?太.祖打下的江山,可不是供这些京官们排除异己、靠算计升官的。

清理了一批尸位素餐只顾算计的官员,京城里的风气好了许多,家里有纨绔子弟的官员也再三交代,最近几个月避避风头,别乱惹事,不然为父/祖父可救不了你们。

谁想到半年过去京城就又回到了以前那样,特别是首辅卸任以后,皇帝又逐渐力不从心起来,只能盼望好友过来帮一把,就算什么都不做,有沈六郎在京城压着,那些宵小也不敢太过放肆。

这边临出发也遇上了问题,出发前,沈六郎说侍卫有准备的马车。

侍卫本来觉得只有他们一家人,东西多点几辆马车也够了,都收拾好了才发现,要带的东西真不少,人也不少,前前后后装了七辆车东西还没装完。

徐芷无奈,反正天气越来越热了,被褥和厚衣服什么都不带了,其他东西再挤挤,又买了两辆马车才装得下。

吉祥五只也没得到单间,委委屈屈的待在车的一角,另一边是两个摞起来箱子,箱子是它们的窝和玩具之类的,隔层还放了沈家将近一半的资产和现银。这些东西它们看着比放在人身上都安全,当然这除了徐芷三人谁也不知道。

于氏静婶带着明杉海棠坐在第一辆,徐芷带着茉莉明椿坐第二辆,莲花荷花明柏一辆车,明松带着迎春和明竹一辆,其他人要么跟着赶车要么骑马,后面五辆车几乎都是行李。

一路上,沈六郎唯恐徐芷哪里不舒服,虽然骑着马,但是时不时靠近马车,隔着车厢问徐芷难不难受,饿不饿,要不要歇歇。后来徐芷忍不住了,让他去前面,这才好了点。

谁知道没过多大会他又绕后面来了,说附近有座山上的野味不错,问于氏要不要吃,他带人去打。

于氏又不傻,一眼就看出来沈六郎明里问她实际上想问徐芷,想着徐芷这两天确实不大高兴,两人刚在一起应该让儿子哄哄。而且徐芷脸色也不好看,应该是就做了半天累了,自己也有些疲惫,就答应了一声。

沈六郎马上喊了声,让车队停下来。马车一停,沈六郎就下马去车前,先把于氏扶下来,然后去接徐芷。

徐芷还是生气,躲了一下没躲过去也随他了,主要是确实难受,腰疼腿软,一天了都没缓过来,想到这又白了他一眼。

沈六郎一点都不在意,不管怎么说,不是不理他就行。

把徐芷接下来,故意磨蹭了一会,直到徐芷真要生气了,沈六郎才去接孩子,才看到孩子早就被抱下来了,连孩子都知道指望他是没有希望的。

碰了壁的沈六郎只能去后面车里喊吉祥几个,还好这几个给他面子,最后他带着两个人和招财进宝两只一起去山里,剩下的三只待在车附近。

都是熟手,动作很快,这边刚点好火煮上水,那边就几个人就回来了,招财进宝叼着的东西是那几只自己吃的。

沈六郎打了几只野鸡和兔子回来,路上也没多折腾,一部分烤了,一部分加了点调料炒着吃了。

做法简单,但是带来的各种酱料能弥补一下,味道还不错,徐芷吃了一些,又喝了点热水,感觉好多了。

众人吃完一收拾就继续上路了,天黑之前赶到了府城,再买点明天赶路吃的东西,就赶紧休息了。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在路上过夜,好在天不冷,几个孩子睡在帐篷里没有不习惯,又走了两天,才到了第一个县城。只是进了城徐芷感觉怪怪的,沈六郎也感觉不对,一般这个时间都热闹的很,这里却静悄悄的。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落下的一章补齐了,爱你们

第51章 安排

沈六郎驱马上前问领队的护卫, 护卫说刚刚进城的时候交了十两银子,他也吃了一惊,只是在外不方便禀报,打算待会找到休息的地方再说。

沈六郎了然, 怪不得进出的人没有多少农户, 要么是商队, 要么是有身份的人家,非富即贵。

进来以后人倒是不少, 不过更多的是在街上走的,摆摊的人并不多, 铺子也没几家, 不过再往里走就看到几条街全是大店面,人来人往的比刚刚那边热闹多了。

这平仓县跟平常的县城不一样,平仓县的田地颇多, 丰收年能保障周围四五个县挨饿。就算发生了灾害, 平仓县也能靠前一年平仓、义仓里储存的粮食撑过一年, 平仓两个字也是起源于这里。

因为丰收, 平仓县名声不小,而且一个丰产的县城也不该是这样的,具体可以看渔阳州, 不止进出人多,街上摆摊的农户也不少,因为都想把家里能卖出去的东西拿出来换钱, 哪怕是几个鸡蛋也愿意跑一趟。

而这边却不一样,来来往往人数虽然不少,普通人占的比例却不大,大多都是一些商队, 更像是不得已才进来的,这让沈六郎有些警惕,事出无常必有妖。

又走了一会,沈六郎正想找个客栈先停下来收拾,突然听到徐芷的说话声。

“梁公子?”徐芷看到路边的人像是梁文杰,没想到真是,有些惊讶,他不是去京城科考去了吗?怎么会在这里呢。

梁文杰听见声音转过身来,这没想到会在这里相遇,只是身边有人不大方便叙旧,只打了个招呼:“原来是沈娘子,多日不见您和众位公子还好吧?不知你们这是?”梁文杰问道,看着对方这一大批行李,猜他们是不是要搬家。

“搬个家而已,梁公子在这里是?”徐芷疑惑的问。

“不才去年有幸得圣上赏识,被派往平仓县担任县令一职。”说道圣上,梁文杰双手握拳朝着京城拱了拱,表情有些自得,只是想到任职以来的遭遇,又有些无奈。

徐芷看他表情,觉得他有苦衷,只是大街上不好问,就问道:“不知平仓县哪里有好点的客栈?”

“城北的客栈不错,不知沈娘子可嫌麻烦?”梁文杰回。这边是城东,去城北要绕大半圈。

“不麻烦不麻烦,有地方就行。”城北就城北,走了几天路,也该收拾一下了,在外过夜虽说没什么但也有不方便。

沈六郎在旁边听了全过程,听见徐芷说去城北,直接跟领队的护卫说了声,这才带着人往北拐。

走了两刻钟左右,一行人到了城北,客栈就在街口,看见有人来小二小跑过来问:“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沈六郎下马回了句,然后把缰绳扔给小二,去后面接徐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