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家族婚恋 > 第四十四章 光缆进镇

第四十四章 光缆进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家族婚恋!

我仅知道光的速度比电的速度要快,这是物理书中的知识。什么是光缆,我当兵的二堂哥也说得不是很清楚,只是说光缆进镇,往后打电话就方便了,有了光缆,同时拨通十五台电话都畅通无阻。

杨春花因家离学校较近的缘故,被老师选入学校腰鼓队。我在电影里见过腰鼓,现实生活中还没见过,可惜我刻意不合群,只是远远地看她们排练。

一天早晨,班主任通知我们,有一支军队要驻扎我镇,学校领导将带领我们前去迎接,我们的口号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我们列队走到小镇国道的两边,等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军用车缓缓驰来,穿迷你装的年轻军人在车上向我们快乐的招手,脸上贴着喜悦和激情的标签。

已听二堂哥说起光缆将进入我镇,看到这么多当兵的到来,原来传言是真的。

听二堂哥说过光缆线很粗,须挖地道深埋,地道要挖多深和多宽?我很想去现场看一下。我看过电影《地道战》,应该不会是那样的地道吧?想到跟陌生异性交谈过多毕竟犯忌讳,我最终停止了好奇的脚步。

有传言我校有女同学跟兵哥哥走得很近,最后还书信往来频繁,好像是恋爱了。

那时的初中生,早恋的还是有的,但不是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我不知该怎样帮自己定位。说我早恋吧?我没跟任何一个可相恋的异性走得很近,说我没早恋吧?我却因为感情的事差点崩溃。

我一直呆在校园,几乎什么地方都没有去,不想惹无端的麻烦。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总会闹出些是是非非来。一个长期住在镇上的村伯回村里来,带来一些有关军跟民相处之间的新闻故事。

小镇并不繁荣,大多数人都不富有,买猪肉的屠夫们大多数时间生意不怎么样。当然,小镇的屠夫也不多,就那么两三个人而已。

军队驻进来,那个屠夫不想缆这笔生意?毕竟军人的伙食要比一般人要略强一些。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从心里敬佩军人,当当兵的来买肉时,说话和气,从不缺斤少两,服务非常周到,赢得了负责买菜的的那个当兵的信赖。另一个屠夫见他生意不是一般的好,心生嫉妒,明目张胆的跟他抢生意,他宁愿一斤二两当一斤卖,也不想对方每天肉卖得那么好。可惜当兵的不买他的账,说什么他就信他常去买肉的那个人,就只称他卖的肉。

做人还是心善诚实好,至少不会被人非议,到哪里都吃得开。

光缆接通后,三姑妈的大儿子马上就装了个电话,方便了左岭右舍和来街上打电话给远方亲人的群众们。

电话还没发展到下乡,偶尔看别人拿起话筒,心想什么时候自己村里也能装上电话就好。这个愿望在一两年后实现,二伯父是第一个村里装电话的用户。

有了电话,大概用笔写信的通讯方式渐渐会被淘汰。

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能读书识字的女子都出生富贵人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后,曾开展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提倡婚恋自由,怎样写情书的书籍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和年轻人的手里。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我班上有两个女同学在看这方面的书籍,我顺手要过来看。高高瘦瘦的a同学笑着跟我说:“这书不是你该看的,我们这些差生看看倒无防。”

跟她玩得最好的b同学也笑着跟我说:“陈梅丽,你别看这样的书,小心被我们带坏了。”我说:“我只是好奇,翻翻就给你们,影响不了我。”

b同学个子虽然不高,但长得丰满,面部也很饱满,自带贵族范儿,我有一种预感,她虽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将来婚姻会很好,说不定会嫁个有钱人。

a同学虽然样子并不难看,可惜偏瘦,给人一种营养不良的样子,其实a同学家里条件比我还好。偏瘦的人有福气的不多。很多年后听说a同学离婚了,再婚后过得怎么样,我不敢问也就没问。

有关情书的书籍,我在大姨妈家见过,不用猜也知道这书是清香姐姐买的。爱情的诱惑力又有几个年青人可以抵挡?

“情人眼里出西施。”“女人的心大海的针。”“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等等句子都是看清香姐姐买来的书籍学到的。

我本来就有点写作功底,要给某人写一篇像样的情书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给图写情书?还不是时候。给杨晋写情书?我连话都不怎么爱跟他说,怎么可能写情书给他呢?他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小弟弟的形象而不是大哥哥。会写就行,写不写还真的不是那么重要。还小着呢!要是做了这样的事,被家里人知道了,还不知道要被骂成什么样子。

有了光缆电话,相思中的男女可以打个电话,倾听对方的声音,爱情将不再仅依靠书信传播。不过,那时的人均收入并不高,电话费还比较贵,还没几个人煲得起电话粥。

时间一长,无聊的人开始搞小动作。记得一个夜晚,两三个男青年在三姑妈的大儿子家里玩,其中一个拿起电话乱播号码,打起了骚扰电话。对方被他弄得一头雾水,他们几个则得意的哈哈大笑。我在一旁见了直摇头,觉得他有些过份了。这几个应该跟大表嫂有点沾亲带故,如果是我姑妈家的什么人,跟我多少有点亲戚关系,我的亲戚们大多数都不会干这无聊的事。

高速通了,电话也普及了很多偏远地区,爱情会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变成另一种也许更好也许更坏的光景?

图的家里好像从来不缺钱,自从他学会开车后,家里地板都铺了瓷砖。他家肯定是村里第一个安装电话的,但我从没问起他的电话号码。拿了又有什么用?用二伯父家的电话打过去不等于自找麻烦?

命中无缘就是这样,只能苦苦相思,那怕面对面都不能多说一句话,就怕又惹出什么幺蛾子事情来。到底爱他什么,我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只知道每当想起他,我就会很开心,人就不会感到孤独。

高速和光缆,解决了很多有情人的思念苦,对我来说却只能作为摆设放在眼前。

感叹也没有用,不如听听伊洋的歌《打个电话》:好想好想给你打个电话,也想悄悄和你说些知心话,一遍一遍拨着电话号码,电话久响无人回答……

后来南下打工,偶尔打电话给父母报平安就再也没其它事了,更多要说的话还是在书信里。

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影响了我的一生?这样的感情来得太早太突然,我都没有能力去拒绝,但我还是变着花样去逆天。后来的故事跟精彩,请接着阅读《家族婚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