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地恩情 > 六. (四)您好,春节

六. (四)您好,春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地恩情!

在苏惠民与郑秋娣贴完老屋年红的时候,郑滔带着郑小风跑过来找他们。郑小风与一帮小伙今天早上还聚在一起训练,他得知苏惠民没有离开,便让郑滔带路过来找他,客气地请求他再次过来指导他们训练。苏惠民瞧瞧郑秋娣,示意她如何是好?郑秋娣让他过去陪他们训练,她会与自己父母贴完年红。

苏惠民再次去了村子礼堂的篮球场指导这一支少年球队。他一开始着重让他们练习防守。重点加强了防守姿势练习和移步、滑步、小碎步等;接着练习各种联防,三二、二三、一联四盯和一盯四联防等;除了联防,还练习了全场人盯人紧逼防守、半场人盯人无限换防及双人夹防等。十几个项目下来,十个小伙一顿被操作,可是一个多小时都没有停歇过,在这寒凉的春天早晨却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在长者书记送水过来的时候,大伙才休息片刻。长者书记问苏惠民什么时候会离开这里,苏惠民苦笑着说可能是明天。长者书记听了,喜出望外地邀请他明天到比赛现场指导这一帮孩子打比赛,上午和下午,一天两赛。苏惠民似乎有点勉为其难,说到时再看看。

休息片刻之后,苏惠民接着给小伙们快攻跑位练习,二人相互传球跑位、三人相互传球跑位。几个来回下来,小伙们要么撑腰、要么弯腰撑着膝盖,直喊说累。而郑小风走到苏惠民身边说:“教练,你教教我们进攻战术,我们想练练进攻战术。”

苏惠民说:“战术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练出来。我一开始看你们的训练,估计你们一年到头应该没多少时间聚在一起训练,没打多少场比赛。就一个字,乱。谁抢到篮板球就谁持球快攻,在半场阵地进攻的时候,只有一传或者二传,没有更多的导球是很难让防守人转移视线或产生懈怠的。而练习战术需要一定的战术素养,需要整支球队的队员们一起通过反复训练、更多的比赛锻炼和默契的培养,才能产生出战术效果,才能在比赛中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

小伙们都纷纷点头说是,无组织进攻、过于单打独斗、视野不开阔、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等都是他们的通病。这样总结了一会,大伙也算是做了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篮球意识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不少。

苏惠民嘴里说着不练习战术,但他心底里还是在研究琢磨着两三个简单的战术,是适合给这帮小伙们练习的进攻战术。他看看时间已来到上午11点,说练习两个战术再离开。一个是郑小风与中锋配合的挡拆战术,一个是分别叫两个投手跑位给他们喂球的电梯门战术。每个战术都练习了将近半个小时,日至晌午,他这才叫众小伙散去,大年三十,都回家好好过除夕,晚上早点休息,别熬夜,明天加油干。

苏惠民与郑家四口吃过午饭之后在房间休息了一个多小时,睡得香甜极了。他睡至将近下午三点的时候,又给鞭炮声吵醒。他起床下了楼来,还是郑滔与一帮小孩在庭院放鞭炮玩耍;郑秋娣则与其母亲在厅子弄着除夕夜的各色菜肴,有说有笑,像极了一对姐妹;而郑父则是在后院忙活杀鸡,一副不亦乐乎的样子。即便母亲仍旧在世,父亲也帮母亲忙活除夕团圆饭,弟弟和自己在楼下与别家小孩一起玩耍,终究是没这温馨、闲适的乡村庭院生活来得轻松自在、年味非常。何况这团圆饭他已是多年未曾体会品味,父母不在,家就不在,如今这场景重现,人在他乡为异客,可是百般愁滋味,

万千忧思绪。

郑秋娣见了苏惠民,便吩咐他去沐浴洗澡,说郑滔已洗过“大吉水”澡,这天早洗有早洗的好处与说法。干净清爽踏入新春,辞旧迎新沐浴更衣。

苏惠民听了小荷的说法,便乖乖自去沐浴洗澡。而这个时刻洗澡根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窗户外面多了一抹阳光,多了几只小鸟的欢呼雀跃。这“大吉水”澡,是寓意吉祥的一种说法,只是求个好的兆头,求个心安理得。他洗完了澡就去庭院看郑滔与他的小伙伴们玩耍。他们玩的鞭炮,自己从小玩得甚少,城区是禁放烟花爆竹,几乎是想象不到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思想意境。郑秋娣忙完了活,也出来庭院与他一起观看小孩们玩耍,觉得甚是有趣。上天炮、鬼叫炮、甩炮、降落伞、地上旋转烟花等等,玩到大人们来叫唤吃年夜饭才依依不舍地散去。不过,他们相约吃完了年夜饭再继续玩,去礼堂空地玩或去东江边湿地玩。

下午五点一刻的时候,郑秋娣与母亲便陆续从厨房端出八菜一汤上桌,白切鸡大吉大利、东坡肉红红火火、切块扒鹅曲项天歌、清蒸多宝鱼年年有余、九节虾节节攀升、杂碎青丝长长久久、酿油豆腐煲圆圆满满、一碟菜心沁人心脾和滋阴调中瑶柱龙骨汤。可真是:

一片人间烟火气,今宵赛过活神仙。

良景美食且留恋,最是美好除夕夜。

郑滔闻到浓浓的瑶柱汤味,哗哗地说好好闻,必须喝上几碗。这瑶柱正是苏惠民带过来的特产,郑滔没吃过这东西,感觉这汤味甚佳。他除了喝了几碗汤,又啃了两个鸡腿,啃完就擦擦嘴巴,直接跑出去外面和他小伙伴玩去了。

苏惠民则与小荷及郑父郑母细嚼慢咽地吃着饭菜,还一边聊着天。郑父郑母都没有过多询问苏惠民的家庭境况,其实他们已经听自己女儿介绍过他的一些情况,所以是大致了解;还从女儿口里得知这个男孩一直喜欢自己女儿,方方面面对她都很体贴照顾。两位家长对两个年轻人的感情问题是持开放态度,虽是在读着大学,却都已成年,都需要学着处理自己私人的感情问题,试着过好自己的人生旅程。在选择方面,也只能在旁给予参考、提供意见;即便这是一个坎,一个挫折,都需要坦然接受,勇敢面对。曾有人说:“人生的际遇即是如此,需要学会适应所有的温度,无论是季节还是人心,生活不是这样就是这样,最美相遇不言过往,最美离别不问归期。”

当苏惠民与郑秋娣都吃饱饭的时候,郑父郑母两人各拿出两封利是,递于两人,说上一些祝福的话语。苏惠民在一开始甚是尴尬,接又不是,不接又不是,最后还是接了利是,对两位长辈是言不由衷地感激。

在晚饭过后,苏惠民陪着郑秋娣去逛了村子礼堂。那里甚多小孩聚集在一起玩耍,嘻嘻哈哈追逐打闹,绽放烟花响亮鞭炮。接着又去了东江边的湿地,那里则许多年轻人对着天空放着上天的烟花,五颜六色的如同绽放的花朵,鲜艳美丽;响彻云霄的是青春的喧嚣,永恒赞歌。

苏惠民借着烟花绽放的亮光,深情地看着仰望星空的小荷,最美的不是烟花,而是身旁的佳人。此刻,他多想牵住她的手,静谧安然地观看烟花,细听流动的潺潺河水,感受这轻风摇曳的温柔。在郑秋娣低下头的那一刻,她发现了苏惠民一直瞧着自己,与他微微一笑,然后说回家陪父母看春晚。在回到郑秋娣家门前的那一刻,他甚是惋惜刚才没有主动牵住她的手,如今与她相处了这么久,她算是会承认自己是她男朋友吗?她到底对自己是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他一番胡思乱想,没有答案,与郑父郑母一起看着央视的春晚,眼见过了子时11点,他感觉有点疲累,便说想去休息。

郑秋娣则叫住他别睡先,说十二点准时一起放鞭炮,驱赶年兽,驱邪避灾。苏惠民一开始不明白这除夕十二点放鞭炮的意义,他从小到大在城区没见人除夕晚上十二点放过轰隆的鞭炮,大多街道都是安静无人,悄无声息。毕竟城区房子密集,放鞭炮不安全;而且大多数异地的务工人员基本选择回老家过年,所以城区到了晚上显得冷清。他又听小荷讲这放鞭炮的意义,传说“年”是一个可怕的怪兽,它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疾病和灾难,这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非常响亮,就会驱赶吓走年兽,所以大家都会在除夕这晚燃放鞭炮。经过岁月演变,放鞭炮逐渐成为了过年的习俗,是为了有热闹气氛,共贺新年,除旧迎新。驱赶年兽,驱邪辟邪已然成为了过去式的民间传说。

果然,还没到十二点正的时候,屋子外面,村子里面,四面八方的传来震天响的鞭炮声,持续不停,东边不响西边响,西方不亮东方亮。郑滔已回到家,他勤力地帮着郑父用长竹竿吊起三四十米长的爆竹挂在院墙上面,垂延下来地面拉直二三十米。他不管父亲怎样反对,抢着打火机要点火,眼疾手快地点着火就跑进屋子里面。登时,爆竹噼里啪啦,火光四溅的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整个村子大地上空布满爆竹烟尘,年兽已被躯干,禧福降临,平安降临,鸿运当头。

村子的爆竹声持续了有四五十分钟,响个不停。郑母给苏惠民端了一碗热腾腾的汤圆糖水,这汤圆是她自己用糯米粉手工做的,粉红的、白的,一碗有好十几个,寓意家人团聚,团团圆圆。苏惠民吃了一碗,还想再吃一碗,清甜滋润在口中,回味无穷在心头。郑滔也是一连吃了两碗,好不满足。

子时过后,整个天地慢慢安静下来,大家这才安乐睡去。

苏惠民在此前是有些许睡意,如今躺着床上却是异常兴奋。这几年他自己都是孑然一身度过除夕午夜,宛如一个孤儿。而这两天在小荷家里,他感觉是自己人生中特别幸福有意义的两天,人生七十古来稀,几万个日日夜夜,遇见了这么幸福的一家,自己以后能成为他们的一员吗?小荷,我是真的想与你共度一生,及尔偕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