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墨香无声 > 第14章 银瓶绝境(二)

第14章 银瓶绝境(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墨香无声!

想到此节,夏华起身下床,转头看看夏月、夏星两个孩子正在酣睡,陈五听见动静,这时也已醒来,问道:“师父,外面有马队吗?”

夏华知他学武多日,内力已小有根基,小声道:“我跟上去看看,你照顾好姑姑和孩子们,莫耽误了练功。”陈五披起衣服就要同去,夏华只是不许,面色一沉道:“你要看好门户,我若七日不归,你们再来寻我。”他收拾好行装,走到另一间房门口,望见月光辉映下,李清扬面柔似水,还在熟睡之中,夏华不忍惊扰她,又恐马队走远,朝陈五摆摆手,走出祠堂跟了上去。

他脚力甚快,不多时顺着马蹄印记一路寻去,夜里也辨不出方向,一提气追了三十里路,不觉间东方泛白,约已到了寅时,见两侧青山依稀如旧,翠峦相连,似曾相识。又行了两里路,前方驻扎了一大片营寨,团团围住了山口,营内却只有寥寥数名哨兵走动,个个身披轻甲,腰跨弯刀,装束颇有些古怪。山上则有隐隐杀声,不时传来刀剑相交的铮鸣。夏华施展轻功,纵身穿过营寨,轻轻落到山下一株巨柏之上,只见山口处有一名军官,虽是汉人打扮,却用匈奴语嚷嚷道:“守住山口,别让汉人跑出去。”

夏华心想不好,果然是赵国的兵马,只怕是文家庄众人已被围困在山中,看来今天定要闯一闯才行。他救人心切,气贯周身,便于树顶之间起伏穿梭,幸而四周林密,那守备山口的士兵们也没注意到他。

进入山中才发现,银瓶山山口虽小,里面却仿佛瓶体,另有乾坤,空间甚是广阔。约行了三刻钟功夫,遥遥望见几百马步兵正在一处坪上歇息,夏华怕被发现,悄悄迂回从侧翼奔驰,不多时发现这马队前头有两名首领,一人绿袍高靴,背负一口长刀;另一人身着棕黑色皮甲,肩头扛着一柄开山巨斧。夏华自然认得这两人,一人是苍林虎乔千岁,另一人是镇山虎丘金刚。心中一沉,这两人武功都强过自己,那山上又是何等人物呢?

只听到丘金刚愤愤说道:“这些南人真没信用,好不容易抓到的几派掌门,就这么没了。咱们带着教中兄弟,和南人痛痛快快干上一场,怕他个屁!”

“兄弟莫急,火护法已将这伙人围在山顶,咱们断了他们退往后山的道路,料他们也是插翅难飞。”乔千岁劝道。

夏华一听不妙,连忙快步向山顶奔去。他脚力不减,临近山顶时听见一人正在说话:“文先生是名将之后,若早早投降,过去之事咱们一笔勾销,赵王礼贤下士,必有封赏。”这声音夏华再熟悉不过了,想不到狗贼刘天远如此迅速,已将文家军团团围住。于是攀上一棵大树向下张望,山顶是块宽敞平地,刘天远率领百余名龙庭教众在山坡列阵,文家庄也有几十人扼守住通往山顶的要处,山间小路两旁,横躺竖卧着不少尸体,双方身上血迹斑斑,显然是刚刚大战了一阵。文正凛然道:“刘天远,你们杀了我文家庄老少几百口,此仇不共戴天,废话少说,咱们刀剑上说话。”

刘天远嘿嘿冷笑,昂首道:“两国交战,各为其主,文家庄与杜家堡两不相欠,这次却要趟这淌浑水。你们劫持大赵要犯在先,那又该怎么说?本座看你是个人才,好心收留,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自武帝以来,汉匈相安多年,你们羯人本该在大漠草原放马牧羊,却非要图谋我们汉人江山。既然知道文家军是忠烈之后,现在国家危难之际,我们又怎能坐视不理?”文正怒气未消。

“想不到文先生年岁不小,也如书生一般迂腐!文家满门忠烈都被大晋国杀光了吧,这弱国昏君,你们还保他作什么?也罢,你等再商议一番,莫辜负了本座一片好心。”刘天远摆摆手,龙庭教众人向后退了数步。

夏华心想,刘天远这老贼诡计多端,怎会如此好心?定是用缓兵之计扰乱心神,等到那路龙庭人马抄了后路合围,文家军哪还能有活路?如今形势危急,也管不了许多,他提气一纵,朗声喊道:“文大哥,小弟前来助阵!”便从树顶斜斜飞落下来。

文正听得喊声,心想这荒山野岭,怎还会有援兵?定睛一看纵下之人,原来是夏华,不由得又喜又忧,紧紧拉住夏华的手道:“贤弟,你何苦回来呢?”

“大哥救了江南武林,如今身陷重围,小弟怎么能坐视不管?”又压低声音小声道:“刘天远派人抄了后路,正从后山赶来,须赶快脱身才是。”夏华满脸胡须,刘天远离得远些,反而没认出来。文正恍然大悟,心想刘天远果然狡诈,等到后面的援军都上来,哪里还有退路可逃?如今文家军众人大多受伤,脱身已是不易,于是转头看看刘天远,叹道:“我文正熟知银瓶山地理,不想今日却败在你的手里!”

“文先生熟知银瓶山地理,莫非本座就不知?当年我在这座山中行走数月,你这暗度陈仓的计策,怎能骗过我?”刘天远又是一阵冷笑。

文正见面前强敌环伺,恐怕凶多吉少,自己性命是小,总不能让文氏血脉就此断绝,便小声对夏华道:“我们从正面拖住他们,这些孩子都是文氏血脉,兄弟武功高强,定能保我文家周全,后山有条小路,一会儿快带他们走!”夏华心如刀绞,本想和文家军并肩杀敌,可见文正双目沾满血丝,不能负了他的重托。如今形势所迫,唯有闯出一条血路,回报文家恩德。他哽咽着含泪应允,文正挑选两名嫡传弟子文龙、文虎,随着夏华慢慢向后退去。

此时文正了无牵挂,反而无所畏惧,横视身后众人大呼道:“文家老少儿郎们,羯胡毁我家园,害我妻儿,太平日子没了,咱们今天战是不战?”这群哀兵本已疲惫不堪,却从死寂中迸发出惊雷般的声音:“战!战!战!”

只见二十八骑挺身上马,各持长枪列成一队,号角响起,众儿郎气势如虹,一齐向山下冲去,龙庭教众人斗志刚刚松懈,此消彼长,一时猝不及防,来不及躲闪,反被冲乱了阵脚。夏华等人则领着十几名孩子,赶紧趁乱从后山逃了出去。只觉得身后喊杀声渐渐远去,夏华心情却愈发沉重,孩子们走路缓慢,约行了一刻钟工夫,到了一处路口,夏华纵身跃上一棵大树望去,不远处龙庭教苍林、镇山两位护法正领兵上山,前方已难以通行。

文龙道:“大路不通,这边小路尽头有处地洞,可进去避一避。”一行人沿着小路走过去,前方渐行渐窄,尽头处杂草丛生,文龙文虎扒开灌木杂草,露出半边石门,二人扳动机关,众人钻了进去。石室内距地面约有一丈距离,空间不大,本是文家庄为防备朝廷围剿,在庄外设立的武库。夏华点起火折,见石室内设施牢固,通风尚好,并不潮凉,靠墙的一面,摆放着刀剑、箭矢、皮甲等物,便安排好孩子们歇息,此时石门外仅有一线阳光射入,也不知外面情况如何。

夏华在文家庄曾见过文龙、文虎,低声问道:“文庄主深通用兵之道,怎会中了刘天远的埋伏?”

文龙、文虎相视一眼,均是一声叹息。文龙说道:“庄主走后,我们便领着全庄老小来到银瓶山住下,当年先人为防朝廷追杀,在此山建立数处据点,像咱们现在这样的兵器库就有六处,维持一两个月本不成问题。前几天庄主带兵回来,听说救了江南各大门派,大伙本来高兴。”

文虎接话道:“谁知道高兴了不到一天,羯胡骑兵就杀了过来,庄主早有防备,我们围着银瓶山打圈子,干掉了几十名敌人。再后来,我们便在山南设伏,本可一举歼灭贼寇。却不想被他们抄了咱们后路,唉……”

文龙沉吟道:“可怜我们据点里一百多口老人孩子,都没能逃出赵兵的魔爪。我们回去救援,路上又遭遇了赵军埋伏,只救得这十几个孩子。”夏华怒道:“这龙庭教连老人孩子都不放过,定要他们血债血偿!”大伙在这里躲了两个时辰,夏华见孩子们虽然又累又饿,但自幼训练有素,都忍着不吭声。他挪动到洞口,仔细察听,四周已然安静,便道:“看样子已到了未时,咱们去外面看看,顺便找点吃的回来。”

三人留下孩子们,俯身爬出据点,此时周围已不见赵军踪迹,心中稍稍放松,他们惦记文家军安危,急忙掉头向山上寻去,却见山头一片狼藉,横七竖八的扭卧着一百多条尸体,几十名文家儿郎战死沙场,有的至死不放手,抱着赵军同归于尽。文龙、文虎见众多师兄弟战死惨状,心痛不已,低声啜泣起来,夏华心情也极为沉重。三人边哭边找,可始终没见到文正的尸体,待来到山崖东侧的柏树之下,夏华忽觉微微控弦之声,他在赵国养伤多日,辨得是大弓上弦之音,喊道“不好!”向后急跃,话音未落,几十支劲矢从树上激射,夏华躲过大半,余下住四支箭矢用双手抓住,可文龙文虎却没这般功夫,两人躲过上身要害,腿上各中了几箭。树上萧萧落下二十几人,为首两人乃是龙庭教苍林、镇山两位护法。

爱国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生命。但为国捐躯是如此光荣,叛国投敌的人永远不会明白。

注:①公元277年,文鸯击败鲜卑大军,封东夷校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