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十一章 魏国公

第十一章 魏国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两日后,魏国公徐达返京,太子朱标携皇孙朱允熥,带领在京四品以上文武官员,迎魏国公徐达返京。

朱允熥很好的扮演着吉祥物,气氛组的角色,一直没有发言。

当晚,坤宁宫。

“允熥,过来,给魏国公倒酒。”朱元璋拍着徐达肩膀继续说道:“天德,你看俺们家允熥如何?”

和后世陪领导喝酒也差不多,朱元璋喝一杯,徐达至少得喝个三四杯。顺理成章的徐达也喝高了,因此这会说话也逐渐大胆了起来。

就听徐达说道:“大哥,俺这次是长见识了,俺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加起来都比不上皇孙。”

朱元璋炫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允熥出息那是俺有福气。天德,俺知道,前些年俺们家老大娶了常遇春的闺女,你心里不舒服。”

徐达忙言不敢。

老朱继续说:“俺们家允熥喜欢巾帼英雄,俺就想着你天德有个小女儿,年龄又相仿,俺做主就定个娃娃亲。不过俺们家女主人,可不能信了僧道。”

老朱:“允熥,还不见过你岳父。俺知道你喜好武事,以后每个月抽两日时间,去魏国公府上学习兵法。”

徐达这会也瞬间清醒,连忙谢恩。

短暂乱入后,朱允熥就径直回寝殿歇息。

老朱和徐达则是一直喝到了半夜。

第二日,朱允熥吃完早餐后,就有太监前来传老朱口谕,让朱允熥下午去魏国公府上学习兵法。

来到这个世上几个月后,朱允熥终于走出了皇城。

一路上,朱允熥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不断地打量着这座应天城。

但是皇城距离魏国公府实在太近,还没等朱允熥看够外面的世界,就到了魏国公府前。

魏国公徐达携徐允恭,徐增寿在外迎驾。整个魏国公府今天也是中门大开,谨慎的徐达更是把府内所有的门槛都拆了下来。

一套繁琐的见礼之后,朱允熥进入魏国公府,并在主位落座。魏国公府的主要人员此时也来见礼,当然也包括了魏国公的小女儿,不过3岁的丫头朱允熥属实没有什么看法,只是瞧着这个姑娘还是挺水灵活泼的。

礼毕后,只留下徐达一人。

朱允熥道:“江左农家子,从征定北平;指挥皆上将,谈论半儒生;虎步龙骧度,银符铁券盟;徐公功第一,开国佐皇明。”

徐达赶忙恭敬回道:“殿下谬赞,臣惶恐。”

朱允熥继续商业吹捧:“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魏国公与韩信、冯异、王猛、贺若弼、李靖、郭子仪、曹彬等,皆大将也。祖父奋自滁阳,戡定四方,魏国公与先开平王出力最多。实乃吾大明之帝国双璧。”

徐达也商业互吹道:“昨日入宫闻殿下天生英才,今日得见,臣方知何为神童。”

“魏国公,孤好武事,又好史书。孤读唐史知香积寺之战,孤观之,古往今来,战之惨烈莫过于此。两边皆伤亡过半,皆不溃。俺们大明军队能做到否?”

“殿下,臣恐怕不能。”

“魏国公可知为何?”

“恕臣驽钝,臣不知。”

“孤亦不知。”

顺着这个话题,朱允熥把解放军为何能死战不退,英勇无畏的这套理论摘取了部分拿了出来。

谈话间把徐达惊为天人,心想:小殿下哪是不知道,之前分明是谦虚了,莫不是陛下教导出来的?但是我观陛下也没这样的见解吧。

随着两个人的深入交流,朱允熥和徐达之间也不再那么讲究君臣之礼了,徐达是真心喜欢上了朱允熥。

他感觉,他的这个“小女婿”的军事天赋,还要远超他的大女婿。要不是朱允熥的身份,他定要倾囊相授,为大明培养出一个韩白卫霍一样的将军。

不过朱允熥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之所以会让徐达误以为是个军事天才,只是因为他拥有信息优势,他的这些知识,也是后人根据前人的事迹,不断总结而来的。

随即朱允熥又问道:“火铳这个东西非常好,不知道俺们大明的骑兵有没有装备火铳?”

根据朱允熥的了解明朝的火铳骑兵,是在戚继光调守北方以后才有的。

徐达如实答道:“骑兵未装备火铳,请问皇孙殿下有何高见?”

显然通过刚刚的交谈,徐达已经完全不把朱允熥当做小孩来看了,而是以相互探讨的心态进行交流。

朱允熥先是把火铳比做新生的太阳,现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来很有可能取代弓弩等兵器。

而后朱允熥就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关于黑衫骑士的信息,简单说了对于骑兵装备火铳的看法。并且结合西方三十年战争期间涌现出的各种近代骑兵战术革新,特别是卡尔十二创造改进的V型冲锋阵型(为了便于徐达理解,朱允熥说成了人型冲锋)。同时朱允熥提到了骑兵战中士气的重要性。

然后朱允熥也介绍了一下后世戚家军的骑兵战法,作为第二套方案供徐达参考。

徐达的双眼瞪大,一时间竟然无法消化这些新观点。他感觉此时仿佛朱允熥才是那个身经百战的沙场宿将,而他则是一个刚刚启蒙的稚童。

不过徐达不愧为徐达,琢磨许久之后就抓住了第一种骑兵战法的问题,虚心问道:“臣反复推演殿下所言第一种骑兵战法,臣认为目前的火铳射速太慢,火药装填更是困难。而且臣心中盘算,这种骑兵战术虽然新颖,但是骑兵装备要求大幅度提高,而且遇到鞑子精锐骑兵,实战效果有待检验。”

朱允熥心里暗道:真不愧是徐达,这些火枪骑兵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竟然短短片刻就能意识到。历史上波兰人的翼骑兵用最原始最野蛮的方式,打的“先进”短铳骑兵满地找牙。

火铳的射速更是重中之重。

不过对此早有所准备的朱允熥回道:“魏国公,我对火铳改良有一些想法,若能提高火铳射速此法是不是可行?”

徐达:“若殿下真能改进火铳,臣将上书陛下,准许依殿下设想编练新式骑兵。”

接下来,朱允熥又谈论了关于山地部队的设想,徐达这方面倒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个过程主要是徐达讲,朱允熥听。不过对于朱允熥的想法,徐达表示了充分肯定。至少关于设立专门的山地丛林作战部队,徐达以前是没有想过的。

在此之后,讨论的话题主要转到了实际军务,今天主要讲了兵马钱粮调度。朱允熥表示幸亏自己数学比较好,不然真的有点跟不上徐达的节奏。

而一旁的徐达也是越讲越震惊,心里思索道:这短短半日,皇孙所学怕比燕王10日所学都多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徐达基于朱允熥的身份,教授内容都是战略层面的调度,而并未具体展开到各个细节处理上。

按照老朱和马皇后的交待,朱允熥留在魏国公府上,参加徐府晚宴。

徐达小女儿也出席了晚宴。

席间朱允熥传马皇后懿旨,徐达小女儿赐名妙锦。

马皇后和老朱本想赐名徐凤华,但是朱允熥坚持徐妙锦,在这件事上老两口也就随了孙儿的愿。

宴散后,朱允熥就摆驾回宫。

自有随行太监先行回宫,将朱允熥在魏国公府上的一言一行都毫无遗漏的报予老朱。

坤宁宫

听完报告的老朱,对着朱标和马皇后说:“你们就看好了,允熥回来就得找俺要兵仗局了。”

朱标的关注点显然没有在兵仗局上,问道:“爹,允熥所言新式骑兵战法真的可行?”

其实朱元璋也在沉思:“俺也和天德想的差不多,火铳的射速太慢,装填有问题,稳定性也有问题,而且下雨天无法使用。但是俺心里盘算了下,允熥说的那个人字冲锋,还有那应对方法,应该能解决被鞑子精锐骑兵冲散的问题。俺倒是期待这次允熥能倒腾出什么好东西了。”

老朱和朱标还在讨论着今天魏国公府上聊到的各种问题。涉及到军事,马皇后一直没有发言,只是偶尔给儿子丈夫倒点茶水。

但是他们三人都不会想到,历史上,这次魏国公府的谈话将对明军产生深远的影响。后来的学者,更是将此次谈话定义为大明军事改革的起点。

回宫路上

朱允熥坐在马车上也在思考着:

这马车震的厉害,坐的真不舒服,看来得赶紧把弹簧给弄出来。话说俺爹也是在洪武24年巡视关中回来后染病去世的。早点弄出来弹簧减震技术,到时候也能减少俺爹舟车劳顿。朱允熥知道涉及迁都这种大事,基于目前的情况,洪武24年的巡视关中是拦不下来的。

关于骑兵短铳,朱允熥飞速搜索着自己的知识库,终于想到了又一件乳法神器——转轮打火枪。因为这把枪有特殊的故事,作为一个非专业爱好者的他,才会在穿越前有所涉猎,更是得益于这个金手指,才能回想起来。

真是太巧了,这东西我以前看过零件组装图,大概原理我也懂,应该就是把闹钟的发条和打火石结合起来,那么倒腾出来应该不会太难了。我知道的还是最好用的转轮外露式,真是天助我也。

这个东西还是燧发枪,这样搞不好能够绕开火绳枪这个注定会过时的技术,直接点出燧发枪科技。

不过火药颗粒化我倒是只知道一个大概原理,希望能够顺利吧。后续的纸包火药技术我反而知道的不少。纸壳火药这个东西不难,怎么使用我也知道。

米尼弹,这个科技不知道能不能快速的点出来。基于米尼弹,再开发金属子弹难度应该会下降很多。

不过膛线这个东西就是个大麻烦了,我也就是知道这东西是个风车线,也就知道最原始的刮刀法。

呵呵还是我太贪心了,先一步步来吧。

我这个身份确实是好用,前期研究根本不需要考虑成本问题。而且下面的人还会全力配合,一个个的巴不得我刚说完,他们就把东西给捣鼓出来,向我邀功。

不多时朱允熥的车架返回了皇宫,来到坤宁宫后,朱允熥发现一家人都在等着他回来。

不过他们的关注点显然在徐妙锦身上。

朱允熥也是十分无语。

最后老朱说了句:“俺明个让兵仗局掌印太监到你跟前听用。”

应付完一家人后,朱允熥就回自己的寝殿休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