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秦:想让祖龙当第一,有错吗? > 第14章 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第14章 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想让祖龙当第一,有错吗?!

【自嫁给武攸暨后,太平公主开始正式踏入政治权力中心。

以往她只安心与驸马安居一隅,久居府内,一度与朝廷脱轨。

在武则天明里暗里的放权,以及她自身能力的加持下。

很快,她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被武则天从小娇养的花朵生出了刺,第一个划伤的,是生她养她的母亲。

一场轰轰烈烈的神龙政变就这么发生在了武则天生病时。

听闻二张被杀,武则天只是看向了人群之中的李显。

她这个懦弱的儿子,什么时候有这种本事了?

不用动脑子,武则天都能猜到是哪些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事已至此,她也懒得再搞事。

几句话将李湛、崔玄暐等人说得满脸惭愧后,武则天颁下制书,由太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

两日后,武则天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显。

由于她主动将权力交出,还将许多事情都安排得十分稳妥。

不仅给足了李显面子,还留下了一个好名声。

不论大臣还是皇帝,都挑不出她的毛病。

而且“神龙政变”打着的是平息“二张谋反”的旗号,更没有理由清算武家。

时间从年初走到年尾,武则天的寿命也走到了终点。

她临终前,上官婉儿依旧陪在她身边。

她之前为上官婉儿铺的道没有错,李显如今也是走的那条道。

现在的上官婉儿,被封作正三品婕妤。

日后,也许会更高。

只可惜,太平还是不愿意来见她。

“陛下,您再撑一会儿,太平她马上就过来了。”

顾不上什么尊卑,上官婉儿握住了武则天的手。

来不及了,她留下了十个字,便去找了高宗皇帝。

“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这是周边人都没有想到的,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她会以皇帝的身份入葬。

下方的武三思攥紧了拳头,到最后,姑姑想着的是保护武家。

如果她是以皇帝之名入葬,武家人就有借口打着光复武周的旗号起兵造反。

这样一来,那么武家对于李唐政权就是一个大危害。

无论武家想不想反,最后都会被以谋反罪处。

但她是以皇后之名下葬,武家没了理由,自然也没了威胁。

太平公主赶到时,武则天的身体已没了最后的余温。】

『不知道媚娘是开心自己的女儿长大了,还是难过她长大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赶自己下台』

『该开心吧,毕竟太平公主还给了她体面,也没有波及到武家』

『是啊,这场政变改变的只有武则天不再是最高权力的掌控者』

『则天女皇看着婉儿就好像在看另一个自己』

『好可惜,婉儿最后也只是正二品昭容』

『难怪她最后要以皇后身份入葬,是为了武家啊』

『都有吧,如果是太平公主继位,说不定会出土唯一的双帝陵墓呢』

『谢邀,你们可怜可怜太平吧,别想着挖人家父母的坟了』

『是啊,毕竟两个老公的坟都给李隆基那臭小子撬了』

『刚想问武攸暨的墓不是没事,才反应过来你指的第二个是谁』

一时之间,武攸暨只能苦中作乐地想还好自己墓地没有被撬。

驸马什么的,他倒是无所谓。

这场婚姻从头到尾,不过是政治阴谋。

而他之所以对于太平公主到处包养男宠无动于衷,也是因为不在意。

更何况他和之前的妻子所育的女儿被太平接到了公主府。

也许是有对她生母有愧,太平对这个继女很好。

说到底,妻子被毒死也怪不到太平头上。

这边武攸暨倒是看得很开,另一边的太平公主却忍不住扶额。

这群后生也真是的....

想起薛绍和婉儿的墓都被毁了,太平公主眼中闪过厉色。

要不是还顾及兄长,以及前期李隆基还算是开创了新的盛世。

想对现在不过十岁的李隆基动手,其实并不是难事。

看到没了生息的母亲,太平公主抱紧了眼前的母亲。

没想到自己为了赌气,居然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自然不会和女儿计较,武则天安抚地拍着她的背。

她下台了,很快就要到韦氏之乱了吧?

不过天幕并没有将那一段放出来,而是直接跳到了上官婉儿之死。

也从那一刻起,视角换成了太平公主的。

【还记得她与上官婉儿的相遇是在初秋,公主府中的太平看到树上茂盛的枝叶回忆。

现在正值盛夏,她却收到了与婉儿永别的消息。

自那天起,她与李隆基的斗争正式展开。

再次见面,她特意表明了自己诉求。

那并不是示弱,而是在威胁。

现在她只是想要让上官婉儿得到她应得的名声,可要是李隆基一直阻碍,就不好说了。

在为上官婉儿撰写墓志铭时,她每一笔都是经过斟酌才落下。

史书会被人肆意涂改,若是真相不能在其中体现,她便将它刻在墓志铭上。

给她办好葬礼后,太平公主又马不停蹄地收集她的诗词。

兄长还是向着她的,她想做,李旦便也任由她去。

太平公主也知道,兄长是她和李隆基之间唯一的缓冲。

等到他下台之日,便是两人决出生死之时。】

『相识于初秋,相离于盛夏』

『她给的婉儿写的墓志铭,句句思念,字字泣血』

『太平公主执着于收录上官婉儿的诗词,也是想让她的文采被留下来』

『她做到了,但是功劳却被李隆基抢走了』

『真服了李隆基那个老六,他到底改了多少史书』

『在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出土前,她与太平公主在史书之中没有任何交集,懂的都懂』

『要是有记载她和太平关系亲密,杀她的动机就会被无限怀疑』

看着天幕上比他们还大的小儿子,李治和武则天体会到了朱元璋和马秀英之前的感受。

他们这个小儿子,实在是太温顺了。

比起扮猪吃老虎的李治,他是真的性格温良。

也不知为何他们会生出这般性格的孩子,谁也不像。

难道就像之前一位后生说的,正正得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