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5节

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第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种田之小本经营!

“到时候一定来尝尝。”

“那年后初几开业?”好吃是肯定的,但是不知道时间心里急得直痒痒都没法来尝。

“忘记说了,初八,年后初八上新品,到时候老客户给优惠,各位可得来尝尝。”

带的面少,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太阳还老高,把最后剩的一点馒头送给隔壁摊位上的李伯,拜托他有人来问帮忙说声,徐芷带着明松三个去杂货铺买调料。

第9章 采买

老店采买却碰壁,换店再行大采购

因为是熟客,徐芷进去没问价格,直接让伙计称了五斤盐,还没说要其他的,就听伙计说:“五斤官盐一百七十文。”

徐芷还在想还有什么需要的,听到这价格觉得不对,问伙计:“官盐的价格是又涨了吗?”前段时间刚涨过一次价,每斤官盐提了三文钱,还没一个月竟然又涨价了。

没想到那伙计却摇了摇头:“不是官盐涨价了,是二老爷来说了,一次买不到一百斤的货物,价格都不能比零卖低,官盐一斤三十四文,五斤正好一百七十文。”

听到这话话,徐芷皱眉,这家杂货铺的主人家姓周,现在当家的是老太爷,听说身子骨不太好,家里主事的是老太太和大老爷,不过老太太偏心二儿子,这家店本来是大老爷在管,徐芷和他谈过以后调味品尽量在这里买,价格也算优惠。现在周二老爷过来发话,徐芷怀疑周老太爷恐怕是不怎么好了,不然周大老爷不会把赚钱的铺子交给周二老爷的,实在是前科太多。

伙计是周家的远亲,一直在大老爷手下做事,当然看不惯败家的二老爷,先说价格,也是怕徐芷买得多不止自己吃亏,店里生意好还显得二老爷能干似的。

伙计想的徐芷也猜到了,不过好意确实心领了,不管人家的目的是什么,至少帮到她了,不然各种调料买下来,多花的钱不是一两点。

付好账,接过伙计递过来的盐,徐芷走出杂货铺,想这下要去哪个杂货铺买,东头的孙家杂货铺质量不好,而且老板娘还死活不给让价;南边的刘家杂货铺倒是不错,价格上可能要比周家的贵。

明松把徐芷手里的盐拿过搁到车上一个专门放各种调料的筐子里:“小婶,去哪买剩下的?”旁边的莲花和明柏也担心的看着她。

徐芷叹了口气,说:“去南边看看吧。”

街南的这间杂货铺不大,里面东西倒是挺全,徐芷几个月前来过一次,那时候店里东西没这么多,客人也没几个,今天店里却有不少人,这个要半斤盐那个称六两糖,忙的伙计和老板两个人脚不沾地。

徐芷等店里人没多少了,才问老板:“刘掌柜,我想多买点白糖,价格上能不能多让让?合适的话就多拿点。”

刘掌柜是记得徐芷的,前两个月来买过几次东西,每次买的都不少,后来不经常来了,知道对方估计是去了周家那边,刘掌柜也无可奈何,周家家大业大门路多,进货的渠道比自家多,价格还少,自己是卖的贵点,那是因为进价高,其实赚的不如周家多。

好的是现在周家内斗,来镇上的货商拉的货周家吃不下都会来找他,这样一来进价就低了,再加上周家店里又提了价格,一多半的客人都来了自己这,这几天可把刘掌柜美死了。

第8章 八文

最近周家的大客户来自家店里买东西,看样子还是有长期买的打算,哪有不便宜的道理,只要不亏,一样赚一点也不少了,他可是知道对方经常会给村里人捎东西,虽然量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更不用说,他挺人说沈家的生意越来越好了,镇上出了几家学他家做生意的都没影响到他家

“这不是沈家弟妹吗,在里屋我就听声音熟悉,没想到还真是你,想要什么,跟嫂子说声,肯定给你算便宜。”刘掌柜还没说什么,屋里的刘大嫂出来了,说起来沈家和刘家还有点亲戚关系,堂嫂刘氏和刘掌柜是没出五服的本家,刘大嫂第一次徐芷是沈二哥沈二嫂去世那会,那时徐芷还不清醒,后来是在街上买东西看到的眼熟,搭上话才知道没认错人,经常去沈家小摊上买吃的,徐芷都给算便宜。

徐芷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在,刘掌柜也不知道,徐芷在沈家村这他是知道的,但到底是谁家的他不清楚,毕竟没听说过一个大男人去打听人家小媳妇的,他整天都在铺子里看着,老家也不怎么回,村里有事都是婆娘在办,也听说过堂妹婆家二叔家有个厉害的媳妇,但是没往一个人身上想过。

尽然都是亲戚,那价格上更应该便宜了,最后徐芷用二十六文一斤的价格买了五十斤白糖,红糖二十二文一斤,买了五斤,酱油十二文一斤,打了一百斤,盐给算得二十九文一斤,就又称了十斤,其他调料像孜然什么的都买了不少,除了酱油不好装要等刘老板送过去,其他的都装到了车上。

刘老板确实实在,给的价格都很低,有几种给的价格甚至比以前在周家买的都低,要知道临近新年东西都涨价了,进货也比其他时候贵。

“小七今天怎么这么晚,我还想着怎么还不回呢,你大伯母和你福嫂子刚走没多大会,本来还想等你回来托你明天稍点东西回来,谁知道你一直没回,就先回去了,说吃过昏食再来,我留饭都没留住。”于氏把屋里抱窝的两只母鸡喂好,正赶着院子里撒欢的鸡回屋里,看到徐芷回来了,赶紧把门打开。

“买东西的时候出了点事,换了家店,大伯母要买什么,今天买了点盐和糖,都有多买的,大伯家年前不去集上了吗?”徐芷每次买这些都会多买些,村里需要帮忙带的也是这些,徐芷带的会便宜点,其他像布呀碗呀什么的一般不会让帮忙带,徐芷也不会捎那些,因为价格样式都很多种,买的不一定合人家心意。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东家书、垂死病中惊坐起、小确非丧、赫克忒尔迷、叉烧包、笙歌、七七七~~~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章 再来

家家有本难念经,再次买布遇熟人

“怎么不去,你昨天不是买了布吗,趁你大伯母两人在,我今天拿出来两匹,打算给你们几个先做身穿着,想着三个人大半天总能做上个三四件。你大伯母看你买的布好,想让你明天帮忙捎两匹,就是不知道价格,这才想等你回来。今天缝好了五件棉袄,明天早点开始,一天差不多就把剩下的都缝好。”于氏解释到,又说了下明天的打算,主要是怕徐芷不帮忙捎,以前有过一两个想要帮忙带布的,徐芷都拒绝了。

徐芷答应了,一方面两家亲近,不是别人,另一方面大伯家不是那种算计的人,就算自己明天拿布的价格比昨天买那一批的价格高点,也不会抱怨。

车上东西不多,又都是吃的,几人先把车子卸了,才进屋吃饭,于氏已经烧好饭了,还是白菜。

其实沈家的饭已经比村里其他人家好多了,不说徐芷每天尽量每人分一个鸡蛋,于氏做饭也不像原来那样扣扣减减的了,毕竟曾经富裕过,家里有了余钱吃食上就没有节省过。

像今天,虽然是白菜,于氏也是放了大油的,跟清水煮的肯定不一样,但是架不住徐芷以前吃的好,现在莲花几个还没过孝期不能吃肉,一对比,越发想念各种美食。

盘算着明天去集上多买点吃的,徐芷跟于氏解释了下明天不卖吃的了,赶紧把过年用的东西都采买下来。

于氏当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又交代徐芷买一些贡品什么的,明天二十七明竹的生辰,后天要给去世的人上坟,烧点纸,然后他们在下面也过个好年。

徐芷一一答应了,将于氏说的东西都记住了才对于氏说另一件事:“娘,我打算让明松明柏明竹去学堂。”

于氏一惊,几个孩子也是惊讶的看着徐芷,明松直接回道:“小婶,我不去。”

徐芷知道于氏可能会不同意,但没想到第一个反对的是明松,家里几个孩子,不算女孩,男孩中最机灵的是明竹,最喜欢书本的是明柏,但是最用功的是明松,白天去镇上都会带着书,不忙的时候偷偷看,忙的时候只要用不到嘴,都会小声的背诵。

不过徐芷稍微细想就明白了,直接对明松几个说:“束脩你们不用担心,我想好了,这两天我看看租个小铺面,这样就能加点新吃食,初八开业,你们还能帮我大半月,生意好的话你们半年的束脩就能赚回来,等你们去学堂我就在村里找两个帮工,不会累到自己的。”

于氏以前也是想让几个孙子去学堂的,但是家里走不开人,现在听了徐芷的安排就觉得再好不过,想着以后自己一定要把家里打理的好好的,叹了口气,小七不想嫁人,又这样为了几个孩子打算,只希望明松几个大了能对徐芷多孝顺孝顺,别跟大嫂的娘家弟弟一样。

徐芷的大伯母文氏也是可怜人,前半辈子没享过什么福,亲娘生她弟弟的时候难产去世,亲爹又给姐弟仨娶了个后娘,后娘刚进门对几个孩子还挺好,怀了身孕之后就有恃无恐,对家里唯一的男孩不敢做什么,对前面两个女孩都是非打即骂。

吃饭的时候借口让文氏喂弟弟吃饭,不让继女继子上桌,留饭在灶房,实际上哪有留什么,只剩点稀汤罢了。文氏和妹妹把下面稠的舀给弟弟,两人喝上面水一样的清汤。后来后娘生了男孩,对姐仨更是不好,文氏和妹妹尽量把吃的都留给弟弟,继母交代的活也帮他做了,硬是把他养的不像是被虐待的孩子,没想到两人养出个白眼狼,看到同父异母的弟弟吃穿比自己好,不敢怎么爹娘的他直接去抢两个姐姐的饭。

文氏身子不好,又被弟弟抢了饭,出去洗衣服的时候一低头掉进了河里,被路过的沈大伯救了上来。继母拉住沈大伯不让走,非得让沈大伯出聘礼迎娶文氏,一张口就是十贯钱。这也是沈奶奶不喜欢文氏的原因之一。

于氏明白孙子孙女是懂事的,但是该交代还是得交代的。

徐芷不知道她亲爱的婆婆又帮她去教孩子了,她把给给明竹买的生辰礼物拿出来,因为计划着让明竹开春去上学,所以给买了个书篓,是竹子编的,比明松他们用的精致几分,里面分出来几个小格子,可以放着零碎的东西。

晚上是一家人固定的算账时间,徐芷和于氏把家里的余钱都拿出来,扣除这几天还需要买东西的钱,能留出三十两银子,租房最起码租半年,还得添置锅灶桌椅碗盘之类的,还要留出一部分买食材,满打满算也就将将够。

徐芷刚开始还有点后悔前一天买布买多了,转头一想,学堂没有被褥,这些都得准备着,就算不住学堂里也不能每天回家,这个时代上课早,住家里最起码天不亮就出发才能不耽误课,晚上又天黑才能回家,这样下来肯定受不住。衣服也得多准备两身,在外面不比家里,穿的不好别人肯定笑话。

这样于氏这两天在家又忙了,好的是明天莲花也在家,荷花也能帮帮忙,再加上大伯母和大嫂,两天怎么说都能做完,实在做不完就等出了正月再做。

因为预订的那个商队大多数是酱而且是下午要,晌午去镇上的时候直接带过去就可以,酱前天多做了些还够用,徐芷也就没起太早,等天快亮了才开始准备,东西不多几个人做的又快,不到一个时辰就做好了。

挨个打包装上车,徐芷带着明松走了,今天只买东西,就带了明松一个,其他人都在家里。

先把订单上的货送到昨天顾客留下的客栈,明松跟徐芷说想先去书肆里看看,徐芷让明松先在书肆挑着,自己去布庄买大伯家要的布。

今天不是大集,来买布的人就两三个,徐芷认识其中一个,是婆婆娘家那边的亲戚,婆婆的堂嫂。徐芷喊她三妗子。

徐芷先朝她问了声好:“三妗妗也来买布,嫂子怎么没一起来?”

“快过年了,家里忙的要命,哪有空让她们出来瞎逛,这不你桃花妹子有喜了吗,我寻思着扯块布,再拿点鸡蛋,过两天让你大表哥他们送过去。”三妗子笑着说。

第11章 十一文

布庄旧客起风波,前往租店又碰壁

徐芷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自己虽然叫三妗子家的桃花妹妹,是因为嫁给了小哥,桃花今年快二十一岁了,十七岁嫁人,四年了一个孩子都没有,这好不容易怀上了可不得好好照应着。三妗子来买布也是想把态度给好,让桃花婆家好好照顾女儿,不让儿媳跟过来也是怕儿媳提意见。明明家里不怎么富裕也想让孩子过得好一点,可怜天下父母心。

让伙计拿大伯家要的两种颜色,一匹靛蓝,一匹白色,六尺浅蓝色,价格比上次买的算起来贵一点,但是比自己来单买便宜的多,又帮三妗子讲了讲价。三妗子买的不多,掌柜看在徐芷的面子上给抹了零头,又送了两尺的白棉布当饶头。

三妗子怎么感激不提,这边徐芷拿着买好的布去找明松。

徐芷前脚刚走,后脚布庄里剩下的两个人中,年纪大的张口就说:“不知道谁家的媳妇,大过年的不在家里干活,整天买这买那,打扮的妖里妖气的到处招蜂引蝶,也不怕被男人休了。”

声音不大,但是三妗子耳尖,一下听到了,她是个急性子,徐芷是自家亲戚,何况刚才又帮了自己,直接跟年龄大的妇人骂了起来:“你这人的说谁呢,人家是自己有本事挣了钱,给家里买这买那,可不是自己扣搜着攒了几文钱就当宝了,买块布都拖拖拉拉的。”

对面人被戳了痛脚,恼羞成怒,就差跳起来骂了:“谁知道做的什么营生赚钱,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是亲戚,你也不是个好东西,自己当个恶婆婆就会打压儿媳妇。”

三妗子一听差点气炸了,堂妹一家人好,以前就帮过她们家不少忙,侄媳妇也是个好人,如果让这人把这话传出去,侄媳妇以后没法做人了。还有她自问没怎么过儿媳妇,虽然不如疼闺女但也是当一家人看待,比别家不知好出多少,现在却被当成恶婆婆。

三妗子越想越气,上去就想打她,对面也不甘示弱,两人边打边骂,那人旁边还有闺女帮忙,眼看就要挨打,掌柜却让伙计把三人拉开。

掌柜刚刚带了个伙计去库房搬几匹,没想到就这一会两人就吵起来了,还上升到动手的地步,旁边的小伙计急得团团转,听妇人说话难听也就没阻拦三妗子骂人。眼看三妗子要吃亏,赶紧让人把三人拉开把那两人送出去,这种客人接不起。

那人说酸话的原因是因为刚刚徐芷进来的时候伙计直接撇下她娘俩去问徐芷要什么,又想起上次徐芷买了十几匹布,想想自己给闺女买几尺布定不下来,这才说了不好听的话。

后来知道三妗子和徐芷是亲戚,就故意这样说想要挑拨两人,这方法她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用,村里有小媳妇比她受婆婆疼,比她吃穿好,她就有意去人家婆婆或者婆家亲戚旁边说些有的没的。

果然,最后那些小媳妇都被婆婆疑神疑鬼的,吃穿再也比不过以前,这样她心里才舒服,凭什么同样做人媳妇的,自己累死累活伺候一家老小,手里半文钱都没有,被婆婆攥的死死的,她们就能手里留钱想干嘛就干嘛,干活还少。

她也不想想,不说买多少,整个店里的布都让拿下来看了一遍,犹豫半天选不好买哪个,而且还不是第一次来,上次看了半天什么都没买就走了。伙计的月钱可跟卖布量挂钩的,不扔下她难道还要守到天黑吗。

看对方被赶出去,三妗子特别不好意思,在人家店里和别人骂架,脾气不好的店家直接打出去了。没想到掌柜的好声好气的跟她说,不是她的错,徐娘子是店里的老客户了,那人败坏客人名誉说出去店里也不好听,让三妗子下次买布再来,还给算便宜。

另一边,徐芷到了书肆看见明松已经挑好了东西,一大摞宣纸和笔墨,只是这宣纸也太多了些。

“明松,前几天不是买了些宣纸吗?”言下之意就是不用这么多。要是平时像笔墨宣纸这种消耗品,只要明松想买,多也就多了,可是过完年既要开店又要送几个孩子去学院,还要留点以备不时之需,其他地方的钱总是要省着来的,熬过去前几个月,买两摞她也不心疼。

“小婶,我和明柏这两年都没怎么好好练字,我想趁过年这几天清闲多写点。”说法是早就准备好的,至于真正要干什么当然是不能告诉小婶。

听明松这样说,徐芷有些怀疑,不过也想不出有什么不妥,买就买吧,就是真的有点贵,一摞一千张就是一两银子,再加上其他的,小二两银子下去了,和读书有关的东西总是比别的贵。也幸亏徐芷身上有刚刚收的货款,不然还真不一定够用,每次出门带的钱都和买的东西差不多钱,不会拿太多,丢了还不得心疼死。

买完笔和纸明松就没再要其他的,一路上还很高兴,徐芷看他那么开心就不想那么多了,又不是多败家买了什么大东西,不就是一摞纸吗,现代那些小孩要是想买一摞作业本自己练习写字家里还不得高兴死。

想通这个就没再心疼那二两银子,朝卖吃的那条街走去,昨天徐芷看见街头有家店面要外租,就打算去问问价格,本来也没想着开店,看到了就觉得开店比在小摊上好。不仅卖的东西能加几种,还不用每天拉这么多东西来。

没想到去问了才知道,人家不打算租,只打算卖。一打听才知道,原本这家店是开饭馆的,租了房子先把后面一间屋改成了大厨房,没想到生意不好,不继续租了。

房主收回来以后想继续外租,很多人看了都不想租,后面大厨房占了将近一半的店面,前面放不下多少东西,又是在拐歪的地方,后院也没几间屋,倒是往后有个小胡同,但也没什么用处。价格一压再压,房主一看租不了多少钱,想把后面厨房拆了也要钱,这才想着卖了算了。

第12章 十二文

集上惊见落花生,挂霜花生惹人爱

徐芷看了以后挺满意,后面厨房能做吃食,锅炤都是现成的,前面做几个柜台摆上就行,多放点凳子让人等的时候坐,桌子不需要多,毕竟不是以堂食为主。

就是要买的话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虽然没问价格,但是猜也知道不能低于七八十两,改造的再不好面积在那放着呢,价格再低也低不到哪去。

徐芷又去问了问价格,果然没猜错,现银九十两,房主还说这几天交易能给便宜点,店里的东西都送。

这个价格在镇上不算贵,何况这里位置还不错,一条街都是卖吃食的,一般买吃的都来这里。

再满意架不住手里没钱,徐芷只能先去买过年用的东西,回头再想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